2018年11月19-21日,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朱怀勇教授访问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分别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作了两场学术报告。在此期间,朱老师还与化学化工学院多位教师进行学术交流,洽谈科研合作。
11月20日,朱怀勇教授在桃李学术论坛做了题为“New features in catalysis driven by localis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褚海斌教授主持,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白凤华副教授、谷晓俊教授、王勤教授、高瑞研究员等多位教师与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朱怀勇教授围绕他们最近做的两项研究工作,分享了他在科研探索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如何选题、如何在取得初步成果之后进行深入的探索,并最终将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在座的老师和学生都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报告之后大家纷纷提问,与朱怀勇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图一为朱怀勇教授在桃李学术论坛作报告。 |
|
|
图二为学院师生在听朱怀勇教授的学术报告。 |
|
|
11月21日,学院邀请朱怀勇教授为本科生作讲座,出席讲座活动的有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张军教授、团总支吕梦瑶老师与多名本科生。朱老师首先用几张照片给大家介绍了他的学生,并表示这些优秀的学生都是来自内蒙古大学,并且鼓励大家,不要妄自菲薄,内大人都是优秀的人才。其次,老师讲述了他在内蒙古大学的学习经历,以及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听完朱老师的介绍,同学们都感触颇深。最后,朱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他在昆士兰科技大学的教学方法,教导同学们科研不能死板,要融会贯通,要相信自己,敢于放手去做,不能半途而废。
图三为朱怀勇教授为本科生作讲座。
图四为本科生在听讲座。
朱怀勇,1982年获得内蒙古大学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获得南开大学无机化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1986-199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1994-2005年先后在日本广岛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悉尼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自2005年起工作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2009年被聘为教授。研究领域涉及新型吸附剂、光催化剂,以及陶瓷纳米纤维超滤膜等应用基础研究。是金属纳米颗粒光催化剂的开创者。曾获澳大利亚科学院J. G. Russell奖等奖励。在国际期刊发表文章180多篇, 其中在国际一流化学和材料科学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先进材料发表文章14篇,被引用12000多次。23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与澳洲、中国、比利时、美国、日本和德国同行有广泛的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