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艳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办公室:化学化工学院335

邮箱:guoyan@imu.edu.cn




教育背景

2014-2015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导师:楼雄文教授

2011-2016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王成扬教授

2007-2011 长安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0-至今,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2019-2020: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2016-2019: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

 

学术兼职

2024年至今,《Rare Metals》青年编委

2024年至今,《Carbon Neutralization》青年编委

2024年至今,《当代化工研究》编委

 

荣誉与奖励

2025年,Wiley China Excellent Author Program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英才兴蒙”人才认定第六类

2023年,指导“天正设计杯”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获二等奖(排名第4

2023年,指导华北赛区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获二等奖(排名第4

2023年,指导内蒙古大学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校级银奖

2023年,带队本科生参加“2023年社会实践”获校级三等奖

2022年,指导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区大中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自治区二等奖

2022年,专创融合,产学协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引领创新创业教育获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5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刚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2021年,指导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自治区特等奖

2021年,指导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内蒙古赛区银奖

2021年,在首届内蒙古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副高组优秀奖

2020年,指导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内蒙古大学铜奖

2019年,入选内蒙古大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培育计划

2018年,内蒙古大学化工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

 

研究领域

1.     //锌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发

2.     二氧化碳催化还原

3.     /电催化制氢

 

教学

1.     本科生《工程制图基础》和《化工安全与环保》专业核心课;

2.     本科生《绿色化学与社会发展》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

3.     研究生《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分析》专业学位课。

 

教学项目

1.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反应工程与虚拟仿真结合的课程改革,2025主持

2.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化学反应工程与虚拟仿真结合的课程改革,2024,主持;

3.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23,主持;

 

研究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基于稀土离子预嵌改性的层状钒基/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可控制备、结构调控及储锌机理研究,2023/01-2026/12,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新型纳米空心结构锰基二元金属氧化物柔性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结构调控及电化学储能机理研究,2018/01-2020/12,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富锂纳米复合负极的设计制备与界面研究,2020/01-2023/12,主要参与。

4.       内蒙古“草原英才”工程刚性引进人才项目,2021/03-2023/03,主持;

5.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水系锌离子电池钒基正极材料的结构调控与储能机理研究,2021/01-2023/12,主持;

6.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项目,新型一维炭纳米纤维@锰基混合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储能特性研究,2017/01-2019/12,主持;

7.       内蒙古自治区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廉价金属基催化剂高效转化二氧化碳关键技术研发,2021/7-2024/6,主要参与;

8.       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2016/11-2019/11,主持;

 

代表性成果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Sci., Adv. Funct. Mater.等期刊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40余篇,5篇入选封面论文、热点论文和ESI高被引论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十余次。

代表性论文:

1.       Shoujun Guo, Jiangwei Zhang, Guilan Fan, Ao Shen, Xiaosong Wang, Yan Guo,* Junfang Ding, Chenhui Han, Xiaojun Gu,* and Limin Wu,*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4, e202409698.

2.       Yue Xu, Guilan Fan, Peng Xiao Sun, Yan Guo,* Yangyang Wang, Xiaojun Gu,* Limin Wu,* and Le Yu,*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3, e202303529.

3.       Qiang Liu, Guilan Fan, Yinxiang Zeng, Xiaotao Zhang, Deyan Luan, Yan Guo,* Xiaojun Gu,* and Xiong Wen (David) Lou,*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4, 2402743.

4.       Huan Yu, Haixin Yao, Yaqi Zheng, Dan Liu, Jun Song Chen, Yan Guo,* Nian Wu Li,* Le Yu,*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3, 2311038.

5.       Guodong Cui, Yinxiang Zeng, Jinfang Wu, Yan Guo,* Xiaojun Gu,* and Xiong Wen Lou,* Advanced Science, 2022, 2106067.

6.       Yan Guo, Le Yu, Cheng-Yang Wang, Zhan Lin, Xiong Wen Lou,*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5, 25, 5184-5189.

7.       Yang Liu, Kunming Hou, Zhihua Guo, Yan Guo,* Yue Jiang, Xinya Wu, Zewei Fu, Heng Zhang, Ping Li,* Shanghong Zeng,*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5, 504.

8.       Yali Han, Yuan Meng, Yan Guo,* Peilin Jia, Guofang Huang, and Xiaojun Gu,*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1, 13, 52921-52930.

9.       Yan Guo, Chen-he Wu, Nian-Wu Li, Shuai Yuan and Le Yu,*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9, 7, 25247-25253.

10.    Yan GuoZhi-qiang Shi, Ming-ming Chen, Cheng-yang Wang,*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4, 252, 235-243.

 

专利:

1. 郭艳,谷晓俊,左佳露,氧化锌微米球、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2110430785.6

2.  谷晓俊,郭艳,左佳露,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钒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ZL202011531044.9

3.  谷晓俊,郭艳,崔国栋,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ZL202011314628.0

4. 王成扬,郭艳,陈明鸣,磺化沥青基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ZL 201310005875.6

 

教材:

《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材》,李常艳,郭艳,张先明,谷晓俊,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22-45029-62024,入选石油与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